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曹教授的博客

欢迎大家的光临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团购陷阱:原份量250克牛排实际仅120克  

2013-04-01 19:05:30|  分类: 防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以“82.5元享用299元套餐”的团购价用餐,结果吃出一肚子气——菜谱上标注的牛扒分量为250克,实际当面称重仅为120克。商家起初以菜单标注实为“生肉克数”辩解,烹熟“缩水”40%属正常,后改口这是团购“定制款”,菜单中尚无此款,更无具体分量。

市民丁先生称,日前,他在“美团网”上以82.5元的“抢购价”,团到了“伯爵伦时尚餐厅”原价299元的套餐。3月28日晚,他和女友前往进餐。

丁先生说,套餐中主菜是三个牛扒,可任选二。女友吃的“澳洲顶级肉眼牛扒”,他点的“澳洲极佳西冷扒”。结果端上来一看,牛扒分量明显比平时吃的少很多。“女朋友吃的那一份,菜单上没标注克数,我只好吃哑巴亏”,丁先生说,但菜单中,自己吃的那份,煎熟的牛扒图片旁标注有“250克”字样。他遂找来服务员讨说法。结果,自己盘中的牛扒电子称重仅120克。

餐厅负责人汪经理出面解释道,“这是公克,应该乘以2,240克差不多。”丁先生随即把自己的手机放上去,结果称出140克,“一个手机半斤重,不太可能吧!”他当即反驳。

汪经理意识到无法自圆其说,又表示,菜谱上标注的250克,其实是生鲜牛扒的重量,经过加工后,分量缩水很正常。

“250克的牛扒缩水成120克,说出来谁相信?”丁先生称,在他的坚持下,汪经理又领着他到厨房检验鲜肉重量。结果连称了几块牛肉,都在160~170克左右。对此,汪经理强调,这是腌制过的,所以已经缩了一遍水。

当晚,两人无法互相说服,最后丁先生拍下菜单留证。次日,丁先生找到江汉区统一工商所投诉。

对此,该所市场巡查组执法人员王捷也深感棘手:目前尚无牛扒分量的国标,而商家有关“牛排缩水”的解释,似乎也有一定道理。不过他认为,本着“图文相符”的理解,餐厅菜谱上既未标明克数分量是熟肉还是生肉,按照发生格式合同歧义纷争时的原则,应倾向消费者。

稍后,他喊来汪经理询问。汪经理说,丁先生所称食用的牛扒为标注分量250克的“澳洲极佳西冷扒”,其实不对,而实际是“安格斯极佳西冷”牛扒。后者因是团购定制款,故并不在菜单内,也尚未出彩页,没有图样和分量标注,也就无所谓缩水。他还强调,店内牛扒的生肉分量一般在180、200、220克左右,“安格斯”的分量是要少一些。

对于此前“公克”忽悠一说,汪经理称,那是因为自己业务不熟,搞错了。

沟通中,倒是酒店老板江女士态度诚恳。她表示,餐厅开业后一直处于亏本状态,做团购并不赚钱。对下属员工因态度导致的误会,她诚挚地向丁先生表示歉意,并欢迎监督。经过工商调解,最后双方达成谅解协议。

西餐牛扒分量尚无国标

牛扒要的是“锁水”,不是“缩水”团购客户“需理性看待”

昨天,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团购美食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。几乎每天,同城大大小小的西餐中餐厅,都在进行团购活动。但在团购点评中,针对西餐厅牛扒类分量的“吐槽”,着实不少。

市民喻女士是位团购潮人,周末和朋友吃饭几乎“每食必团”。前不久,喻女士和同事团购了一家西餐厅的餐券,原价128元的单人餐团购价仅68元。喻女士和另2位同事兴冲冲地赶去,结果发现面包是“迷你版”,牛扒“与我们平时吃的正价西餐相比,分量更是少了1/3以上”。

一位自称多次被团购美食忽悠过的资深“好吃佬”说,现在他学乖了,一般要多看网友的评价才下单。

截至目前,西餐中牛扒的分量,尚无国家标准。

中国烹饪协会西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月明表示,他参与过武汉市西餐行业的地方标准制订(尚未公布),但仅是服务标准,未涉及牛扒分量。这是因为,从市场角度来说,商家有自由经营权和定价权,消费者需求层次不同,分量不能规定过死。

目前来说,中国境内西餐厅的牛扒,分量虽无统一标准,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分量标准,即依据中国人的体型和胃口,在200克上下浮动,如180克和220克。和中餐不同,西餐的牛扒是出厂就分切好,每一份都独立包装成袋的。

说西餐牛扒菜单上标的是生肉克数,某种意义上这种说法并没错。江表示,这是由于牛扒烹制后生熟重量变化不大。

牛扒要的是“锁水”,不是“缩水”

“中餐的牛肉缩水,和西餐牛肉缩水,区别很大,”江月明说,将中餐的牛肉缩水40%的烹制经验,贸然套用西餐,是不恰当和偷换概念。

一般来说,中餐的牛肉卤制过程,一般要焯水1个多小时。经处理后,1斤生牛肉能出6两熟牛肉,大约缩水40%是正常的。

而西餐的牛扒,不论是腌制还是煎制过程,为避免加工熟后口感变“老”,工艺流程上要始终讲究“锁水”。

煎牛扒时,为了讲究鲜嫩,时间通常控制在3分钟以内。“想想看,这个过程的水分流失很有限!”江表示,一般认为,一块生肉煎成熟牛扒,其总重量缩水在10%是正常的。如果超过了10%,其采购的原料品质是否注水,都要值得怀疑了。

团购客户“需理性看待”

对于喻女士遭遇的牛扒“缩水”一事,江月明一开始表示很愤怒,但听说喻是团购客户时,他表示“需理性看待”。

餐饮行业,有一个关于利润的说法,“生的做熟,对半出头。”

江月明称,花50元和花100元的客人,其享受到的菜品和服务是不可能一样的。江表示,因为这不符合成本经济规律。同理,“花费80多元,是不可能买到299元的套餐的。” 江月明表示,曾有商家促销“19元的牛扒”,其分量、品质,内行人一看即知是怎么回事。

“只有错买,没有错卖的,”任何商家不可能做亏本买卖。做团购客户,即便是做人气,商家最低限度也是“不赚钱可以,但起码要保本”。

就牛扒来说,19元的牛扒,是不可能和100多元的牛扒相提并论的。牛扒是否是进口货、分量是否足量、是否够新鲜等等,往往价格高低都对应着品质。

因此,对消费者而言,团购一定要理性消费,期望值不能太高。

团购客人

商家会标暗记

提醒

“这两年,团购在武汉已经做烂了,”江月明表示,团购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便宜,但在菜品质量上有所下降,这是事实。


他曾乔扮食客,考察团购的西餐牛扒质量,结果发现商家要么在分量上,要么在品质上,做一些“变通”。

有个行业潜规则:一般团购客人要事前预约,对于团购客人来说,你进店服务员登记下单时,或明或暗都要做标记,以通知厨房,下什么材料,分量多少,这也算是行业潜规则之一。他曾经尝试品尝过“78元的香辣虾优惠价36元”的团购,结果发现,邻桌就坐着零售客人。别人面前是一堆盘,他的分量要少得多。此外,虾子鲜活程度导致价格差别很大,这方面商家也会酌减成本。

一般来说,只有真正生意好的名店,出于长远品牌考虑,才不屑降低品质做团购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6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